谁看养生网-优质健康养生、健康生活知识分享平台! 网站快审 免费注册 会员登录
首页 方剂

厚朴七物汤

时间:2022-04-28 21:08 来源:未知 作者:谁看养生网 人气:
【导读】:厚朴七物汤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?厚朴七物汤,中药方剂名。出自《金匮要略》卷上。为表里双解剂。具有解肌散寒,和胃泻肠之功效。主治太阳中风证与阳明热证相兼。症见腹满,腹痛,大便硬或不大便,饮食尚可,发热,恶风寒,脉浮数;主治阳明肠胃寒证。症见腹...

厚朴七物汤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?厚朴七物汤,中药方剂名。出自《金匮要略》卷上。为表里双解剂。具有解肌散寒,和胃泻肠之功效。主治太阳中风证与阳明热证相兼。症见腹满,腹痛,大便硬或不大便,饮食尚可,发热,恶风寒,脉浮数;主治阳明肠胃寒证。症见腹满,腹痛,且以胀为主,大便不畅,舌淡,脉沉。

厚朴七物汤的功效,厚朴七物汤的作用,厚朴七物汤

厚朴七物汤的歌诀

厚朴七物是复方,甘桂枳朴姜枣黄;腹满发热脉浮数,表里交攻效力彰。

厚朴七物汤的组成

厚朴半斤(24g)、甘草三两(9g)、大黄三两(9g)、大枣10枚、枳实5枚(5g)、桂枝二两(6g)、生姜五两(15g)。

厚朴七物汤的用法用量

上药以水一斗,煮取四升。每服八合,温服,每日三次。

厚朴七物汤的功用

解肌散寒,和胃泻肠。

厚朴七物汤的主治

1、太阳中风证与阳明热证相兼。症见腹满,腹痛,大便硬或不大便,饮食尚可,发热,恶风寒,汁出,脉浮数。

2、阳明肠胃寒证。症见腹满,腹痛,且以胀为主,大便不畅,舌淡,脉沉(此即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)。

厚朴七物汤的方义

方中厚朴行气消满,导滞而和畅腑气。大黄泻热通便,通降浊气,使浊气借气机通畅而下出,物以藉气而行也。桂枝解肌散风寒,使营卫之气和合,与生姜相用,使解肌之力专,散寒之力强,散邪之中以和营卫。枳实泻热消痞,与厚朴相用,增强调达气机,并使厚朴温而不助热;与大黄相用,则泻热通便,寓清热之中以调气,使邪不得集聚而消散。甘草、大枣益气,一助桂枝、生姜借卫气调和以抗邪驱邪;一使厚朴、大黄、枳实泻热通下而不伤正气,更能调和诸药而相辅相成,以奏其效。

厚朴七物汤的运用

本方可以治疗老年人习惯性便秘,痔疮,慢性结肠炎,慢性肠胃炎或溃疡,肠痉挛,胃痉挛,幽门水肿以及肠胃型感冒等病证而见上述证机者。

厚朴七物汤的加减化裁

呕者,加半夏五合;下利,去大黄;寒多者,加生姜至半斤。

厚朴七物汤的使用注意

《外台秘要》:忌海藻、菘菜、生葱、羊肉、饧。

厚朴七物汤的附方

名称:厚朴三物汤

组成:厚朴、大黄、枳实

用法:上药以水一斗二升,先煮二味,取五升,纳大黄,煮取三升,温服一升。以利为度

主治:痛而闭者

出处:《金匮要略》卷上

名称: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

组成:防己、椒目、葶苈、大黄

用法:上为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先食饮服一丸,每日三次。稍增,口中有津液

主治:肠间有水气,腹满,口舌干燥

出处:《金匮要略》卷中

名称:大黄甘遂汤

组成:大黄、甘遂、阿胶

用法: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顿服之。其血当下

主治:妇人少腹满如敦状,小便微难而不渴,生后者,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

出处:《金匮要略》卷下

厚朴七物汤的化裁方之间的鉴别

大青龙汤、文蛤散与厚朴七物汤都可治疗表里兼证,但大青龙汤主在表是太阳伤寒证,里是肺胃蕴热证;文蛤汤主在表是太阳伤寒证,里是胃热津伤证;而厚朴七物汤主表是太阳中风证,在里是阳明热结证,是其不同也。

厚朴七物汤的重要文献摘要

1、《沈注金匮要略》:此有表证腹满也。发热十日之久,脉尚浮数,当责风邪在表。然风气内通于肝,肝盛乘胃,故表见发热,而内作腹满;风能消谷,即能食而为中风,所以饮食如故。用小承气荡涤肠胃之热,桂、甘、姜、枣调和营卫,而解在表之风耳。

2、《张氏医通》:此本小承气合桂枝汤,中间裁去白芍之酸收,不致引邪入犯营血。虽同用桂枝、甘草,与桂枝汤泾渭攸分。其厚朴独倍他药,正以泄气之浊逆耳。

    相关推荐
    • 健步虎潜丸

      健步虎潜丸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?健步虎潜丸,中医方剂名。出自《伤科补要》卷三。具有舒筋止痛,活血补气,健旺精神之功效。主治跌打损伤,血虚气弱,下部腰胯膝腿疼痛,筋...

    • 涌泉散

      涌泉散组成 穿山甲、王不留行、瞿麦、麦门冬、龙骨 涌泉散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下乳。 涌泉散主治 产后乳汁缺少。 涌泉散用量用法 上药各等分,共研细末,每服3克,热酒调下,...

    • 木香顺气丸

      木香顺气丸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?木香顺气丸,中成药名。为理气剂,具有行气化湿,健脾和胃之功效。主治湿浊中阻、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膈痞闷、脘腹胀痛、呕吐恶心、嗳气纳呆。...

    • 麻子仁丸

      麻子仁丸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?麻子仁丸,中医方剂名。泻下剂,润下,具有润肠泻热,行气通便之功效。主治肠胃燥热,脾约便秘证。大便干结,小便频数,苔微黄少津。本方临床...

    版权声明:

    1、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旨在传递信息,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;

    2、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;

    3、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。

    上一篇:羚羊钩藤汤 下一篇:健步虎潜丸

    相关分类

    皖ICP备19001157号-7